正规的股票配资 说好十面埋伏,项羽咋就从垓下跑到乌江?可以回江东,为啥要自刎
发布日期:2025-02-10 21:57 点击次数:190公元前202年正规的股票配资,楚汉相争的战争形势对于汉王刘邦来说是一片大好。无论是从地盘、兵源、粮食、民心还是攻守主动权他都开始占据了上风,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战略总决战的最后时刻已经来临,刘邦终于走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就要前途一片光明了。
为此汉王刘邦开始秣兵厉马、调动一切资源、发布很多鼓舞军心士气的命令、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七月,刘邦封黥布为淮南王。黥布曾是项羽帐下骁勇善战的猛将,刘邦派他从南边的九江向北压过来,威逼当初陈平给刘邦分析项羽手下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大司马周殷,使他不能回援项羽。
八月,北方的貉族人和燕国派勇猛的骑兵前来协助汉军。
看到没,刘邦现在已经拥有了北方游牧民族和燕国的骑兵部队,战力得到极大提高。可他为什么在一年之后却对匈奴冒顿的骑兵部队那么瞧不上眼、稀里糊涂就被围在白登山了呢?难道这批貉族骑兵部队是草包、不禁打?
展开剩余91%更重要的是,刘邦下令:凡汉军将士在战争中不幸阵亡的,地方官要把他们用衣被棺木殓尸,并转送回死者家中。这条命令一宣布实施,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方的将士们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来归附并为他卖命了。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战场上有句话:“活着有钱花、伤了有医治、死了有人埋”、“活着开庆功会、死了开追悼会”,这样的部队能没有战斗力吗?
其实早在红军时期就有“拥军家属”,当地人民政府要给予帮助、照顾、救济。这样的政策、政府,老百姓能不拥护吗?
与刘邦的日出东方、蒸蒸日上相比,如今的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是江河日下、日暮西山了。
项羽现在被刘邦牢牢地吸引在成皋城下进退两难,刘邦避而不战,一门心思等着南北两线的汉军攻城略地、慢慢向自己靠拢,最后形成合围之势、围殴项羽。
项羽现在感到形势异常吃紧:自己困在这里,粮仓已经见底,撑不了多久了,后续的援军部队迟迟无法增援;北线的韩信兵团在消灭了自己帐下头号猛将龙且和二十万生力军后,已经开始南下不断袭扰、打击楚军;南线的黥布这个叛将表现得也是异常活跃;现在项羽却找不到破解的办法、为此十分忧虑。
就在这时,刘邦派人来希望能把父亲和妻子接回去。项羽以此为条件,同刘邦定下一份临时停战协议“鸿沟协议”:刘邦、项羽二人平分天下,以战国时魏惠王所开的名为“鸿沟”的运河为界,鸿沟以西划归刘邦,鸿沟以东划归项羽。
协议签订以后,项羽长出一口气:好汉不吃眼前亏!只要能暂时休兵停战哪怕一段时间,自己可以安全地退回到彭城好好休整调养、重整军备后东山再起,再找机会跟刘邦这个老东西算账,鹿死谁手,还不到下结论的时候呢!
九月,项羽将刘邦他爹刘太公、他媳妇吕雉送到刘邦那里后,随即领兵向东准备回去。
刘邦也累了,也打算回到咸阳先享受几天。
但是,他身边的谋圣张良和“智多星”陈平可看出这是个千载难逢、落井下石的好机会,极力反对。
他俩一同劝刘邦:“现在咱们已经得到大半个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向我们靠拢、归附,祖国形势一片大好。而且项羽现在兵疲粮尽,已经打不下去了,当然想要和你“划江而治”了!你可别忘了项羽是只吃人的猛虎,咱们好不容易把他拖垮、拖瘦,你现在却要放虎归山,那可是要后患无穷的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刘邦有些为难:“你们说得有道理,可是他刚把我爹和媳妇送回来,我也和他签了停战协议,这墨迹还没干就立马翻脸不太好吧?”
张良冷冷一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听见没?这也是说你现在呢!我告诉你,你如果今天放走了穷途末路的项羽,寒了一路追随你的将士们的心,他们还等着被你封王、封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呢!你要是等项羽羽翼丰满、满血复活,那倒霉吃亏的就是我们!到那个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你想一想,跟整个天下相比,你那张老脸有啥不好意思呢?再说了,你当初逃难时飞起沛县连环脚把儿女踹下车的时候咋就没顾上你这张老脸呢?”
陈平也叹了一口气:“汉王啊,就差这最后一哆嗦了啊!你平时不是好赌吗?这十拿九稳一把赌天下的赌局你咋就又要顾及面子了呢?我就问你一句话,江山重要还是你那张老脸重要?”
刘邦听完叹口气:“后世文人都骂我是地痞、流氓。我知道,有一半是我自己作的。但是,另一半是你们逼的和后世文人瞎编的!好!反正我不管咋说都是混账东西,那我今天就混账到底了!传我命令,追击项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公元前202年十月,项羽刚刚到达固陵,就被刘邦给追上了。
刘邦马上命令齐王韩信、魏国相国彭越赶紧带兵赶来增援。不过当两路援军还没到达的时候,愤怒的项羽一个回马枪,把刘邦打得丢盔卸甲,又开始修筑工事加强防守,不敢主动出击了。
韩信、彭越援兵不到,刘邦不敢独自面对项羽。张良劝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就把从睢阳以北到城的地区都封给彭越,把从陈县以东到沿海地区的区域划给韩信。这样他们一定会赶来的。
十一月,刘邦堂兄刘贾南渡淮河,包围寿春并诱降了项羽的大司马周殷。并与九江的黥布汇合,向北压过来,堵住项羽的后路。
十二月,项羽突围跑到垓下,又被刘邦追上。这时,韩信、彭越、黥布等各路大军都纷纷赶到,据说有七十万人,现在的项羽被团团围住、看似插翅难飞了。
这次刘邦可长了记性,把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韩信指挥,自己在后方督阵、配合。
韩信又开始他作为“兵仙”的表演了: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单独指挥几十万人的部队,打了这几年仗也是第一次对阵落魄的老东家楚霸王项羽。所以,他拿出了浑身的解数,开始了一招接着一招的花式表演。
首先来个“十面埋伏”,把项羽像裹粽子似的裹了一层又一层;接着又来一个攻心的‘’四面楚歌!这个厉害,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是很容易被音乐带跑节奏的。
果然,项羽的士兵听到军营周围到处都是熟悉的楚歌声,以为汉军已经全部占领楚地,老家都没了,还在这里打个什么劲呢?
项羽也被整懵了:刘邦把老家给占了?要不他哪来这么多会唱楚歌的士兵呢?
这一段记载还是《史记》里《项羽本纪》记得精彩、传神!《资治通鉴》就乏味得多。因为不知为什么司马光居然把我们项羽的霸王别姬(美人虞姬)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给拉黑了!只写项羽连夜起身,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泪下数行,侍从人员见状也都纷纷哭泣,全不忍心抬头观看。项羽于是骑上他的名叫骓的骏马,部下的壮士骑马相随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即突围往南奔驰。
天大亮时,汉军才发觉,韩信命令骑将灌婴率五千名骑士追赶。项羽渡过淮河,相随的骑兵能跟得上他的才一百多人。到达阴陵后,项羽一行人迷了路,就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骗他说“往左”。但是项羽等往左走,却陷进了大沼泽地中。汉军因此便追上了他们。
这个不知名的农夫居然就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他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是他把项羽给带到沟里的?他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应该是原来楚国的地界啊?他是知道并恨项羽?还是看着态度蛮横的项羽不顺眼报复一下?
总之,等几千汉军骑兵赶上来时项羽身边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
项羽知道今天是无论如何都走不脱了。
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身经百战、所向无敌、战无不胜却会被刘邦给逼成这样,他坚信是得罪了上苍,天要亡他。不过,现在怎么想都不重要了,他想痛痛快快、无牵无挂地度过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相比于当什么西楚霸王、到处镇压反抗、操心劳碌,他更喜欢操起家伙、面对面地干仗!所以,今天他要大开杀戒、也想向世人证明:他、项羽、西楚霸王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是一刀一枪战场上拼杀出来的。
就这样,他带领着剩下的二十八名骑兵,开始了《三国演义》里长板坡前常山赵云赵子龙怀抱阿斗、血染征袍、七进七出、连斩五十多员曹营名将、惊呆曹操的精彩表演。
当项羽斩杀汉军数百人且战且走来到乌江时,乌江的亭长看见他后把船划过来,对项羽建议说说:“江东虽然狭小,土地方圆还有千里,民众还有几十万人,也足够用以称王的了。希望大王您火速渡江!现在只有我这有船,待会儿汉军赶到,他们也无船渡江、奈何您不得。”
项羽笑着说:“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能打,是上天要灭亡我,那我还渡江回去做什么呢!想当年我和叔父率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却没有带一个人回来,就算江东父老怜爱我,仍然把我当王,可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啊!即便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就不感到心中有愧吗!”
项羽为什么宁可在乌江自刎也不肯过江东呢?
像不像我们身边那些很早就出国留学,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们,学成定居国外,再后来混得不咋样,但他们几乎都宁肯在国外流落街头也不肯失魂落魄、灰溜溜回来;有些早些年外出挣了很多钱、做成了远近闻名的著名企业家,曾经给家乡做了很多善事,后来投资失败、负债累累,他们会灰头土脸地回家乡吗?不会吧?
如果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不肯把自己失败、落魄的一面展现在父老乡亲面前,那我们的西楚霸王,曾经的天下之主,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丢失脸面的事情呢?
项羽就是以这样的行为告诉世人:要论打仗,谁也打不过我。你看,这么多人来围殴,不是也拿我没一点办法吗?我不是打输的,是被刘邦老儿无赖的流氓行为给打败的!不管怎么说,我失败我认,但我绝不会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回到家乡。就算如此,你们也别想在战斗中打败我!
项羽的思想工作终于自己做通了。于是就把自己所骑的骏马骓送给了亭长,命令他的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军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了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身受十多处伤。这时项羽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就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过脸,指给中郎骑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买我的头颅,分给万户的封地,我就留给你一些恩德吧!”即自刎而死。
看到没,项羽就是霸王!除了自己杀死自己,别人谁都休想杀死他。
项羽一死,官职最高的王翳马上过去取下项羽的头颅赶紧赶回去报功。后面马上就乱了,周围的骑兵便相互践踏着争抢项羽的躯体,互为残杀的有几十个人。最后,杨喜、吕马童和郎中吕胜、杨武各夺得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五个人把项羽的肢体会合拼凑到一起,都对得上,因此便分割原来悬赏的万户封地,将五人都封为列侯。
喜欢历史的朋友疑惑了:太史公司马迁记载这一段怎么如此详细、逼真?每一处细节、场景、对话都被他照顾到了,好像当年战斗之时他就在一旁拿着摄影机拍摄一样,像这段即使是今天的导演都很难完成的镜头,他老人家是从哪找来的资料?可信度高吗?
还别说,据说太史公司马迁的父亲当年实地考察,曾经遇到了项羽乌江自刎时抢到他一部分身体因此被刘邦封侯的项羽曾经的老朋友吕马童的部下,是他亲眼所见、亲口告诉司马迁的父亲的。
所以,司马迁才会写得如此精彩传神。至于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就全凭我们自己的喜好了,信则有、不信则无。
西楚霸王项羽终于死了,自刎在了乌江边上。
后人纪念项羽的诗歌非常多,其中最豪放的是北宋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唐杜枚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相比之下更为客观的是北宋王安石的翻杜牧《乌江》之案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是的,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项羽就是再回江东、组织军队,也是螳臂当车、无力回天、徒增死伤而已。
项羽一死,楚地传檄而定。但是,唯独鲁县拒绝投降。汉王刘邦率领大军打算屠灭它。大军抵达城下,仍然能听到城中礼乐弦诵的声音,由于鲁县是信守礼义的儒家故国,他们为自己的君主尽忠守节,于是刘邦下令拿出项羽的头颅给鲁县的父老看,鲁县这才投降。
刘邦用葬鲁公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并亲自为项羽发丧举哀,哭了一阵后离去。
想当年,刘邦、项羽曾经是共同抗秦、并肩作战的好战友。曾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为了各自的利益分道扬镳、最后成为对手、敌人,但是曾经的这份战场情谊还是有的。《三国演义》里,曾经共同组织反抗董卓十八路诸侯并肩作战的战友,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打得你死我活、恨不得吃了对方。但是,在曹操平定四州来到袁绍墓前时也是触情生情、放声大哭。他们都是英雄或枭雄,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之心还是和我们是一样的。
不但如此,刘邦对项羽的家族亲属全都不加杀害,他还把项伯等四人都封为列侯,赐他们姓刘,将过去被掳掠到楚国来的百姓们仍归他们统治。
历史就是这样:随着项羽乌江自刎正规的股票配资,这出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剧的帷幕徐徐落下了。下一幕出场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了。
发布于:天津市